医院数字区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 用药
糖尿病患者需不需要长期用药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长期正确的使用药物是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并发症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很多患者在用药上面存在误区,以至于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耽误病情。下面我们就总结一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用药误区。
药物选择不当 药物选择不当临床上常见如下几种情况:1型糖尿病患者选择胰岛素促分泌剂;肥胖的患者单独应用胰岛素或者胰岛素促分泌剂;或消瘦患者、严重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用双胍类药物,这些都是不适合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应用口服降糖药物。 用药的时间不对 每一种降糖药物都有最适的服用时间。例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药物要在餐中或者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第一口主食嚼服,短效或者预混胰岛素应该在餐前皮下注射。 很多患者把胰岛素当作了“毒品”,错误的认为胰岛素只要应用上了,就不可以停下来,人体对胰岛素会有依赖性。事实上胰岛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正常生理激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毋庸置疑胰岛素是首选降糖药物,然而,对于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不断的衰竭,原来的口服降糖药物就会起不到相应的降糖效果,甚至会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这时应该及早的应用胰岛素。最新的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过分的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很多患者因为过分的担心药物会影响肝、肾功能就会私自减少药物或者停药,这样做实际上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高血糖的危害远远大于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危害。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只要不是长期应用过量的药物,一般不会身上体造成损害。对于已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药物的应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和病友交流用药经验,谁的血糖控制的好,谁用的降糖药就是好药,往往自己也会买来跟着吃。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糖尿病的病情是有很大差异的,血糖的控制也会受到年龄、性别、胖瘦、胰岛功能、糖尿病分型等等的影响。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应该是个体化的,也就是说病友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合你。一定要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盲目的听信广告药物 临床问患者病史时,经常会有患者说我用的降糖药就是电视上广告的某某药。很多患者会因为听信广告的宣传而放弃正规医院医生给出的治疗药物。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或延误病情,直到发生某些不可逆的临床损害时才会想起就医,为时晚矣。 过度降糖 很多患者谈“糖”色变,对血糖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会擅自增加降糖药物的剂量,因此经常会出现低血糖,殊不知一次低血糖会抹平过去一年良好血糖控制所带来的全部受益。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严重的低血糖有引起脑梗、心梗的风险。 经常会有患者问:医生我已经注射胰岛素了,是不是不用再控制饮食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疗法,无论患者是否1型还是2型糖尿病,无论是否应用胰岛素,无论病情轻重,都应该坚持控制饮食。 忽略合并症只顾降糖 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综合征,临床上很多患者往往会忽略这些疾病的治疗而单纯的关心降糖的效果,但是这些因素会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要重视合并症的治疗,才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平时应用降糖药物一定要注意规避这些误区,综合评估病情,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 关于胰岛素的信息糖尿病分为两种,一种为遗传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遗传型往往是家族长辈有得糖尿病的,那么下一代得糖尿病的概率会直线上升。所以作为晚辈,必须要控制饮食,控制吃糖,多锻炼身体。才能减少遗传引起的糖尿病,1型和2型糖尿病,多锻炼,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出现。在下面就介绍了糖尿病什么时候打胰岛素才可以? 胰岛素高这种不良症状,并非就是糖尿病。究其因,糖尿病的发生,只是引起胰岛素高的一种原因。而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诱发胰岛素高的发生。倘若患者患上了糖尿病,建议可以借助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的传统降糖治疗方法为口服降糖药治疗,对于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磺脲类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治疗;对于肥胖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双胍类药物来抑制肝糖原异生而降低血糖;对于餐后血糖较高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减少食物中糖类的吸收。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因此有些患者并不能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 促胰岛素分泌剂是2000年后才在中国上市的降糖药物,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目前只有两种药物,即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原研药物商品名分别为有唐力和诺和龙。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都为短效口服降糖药,其降糖机制相同,都是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降低血糖。与磺脲类降糖药相比较,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起效更快,降糖作用持续较短,更少发生低血糖反应。 调查发现,将近半数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后注射部位有脂肪组织隆起或硬结现象,血糖波动大、胰岛素用量增加的病例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很多都是因为未能正确操作。正确的操作注意事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