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字区 - 内科 - 肾病科 - 肾衰竭 - 概况
中草药马兜铃含毒
早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马兜铃的药用价值,其不仅能消除肾结石、治疗蛇毒,还能帮助愈合伤口。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这种中草药疗法具有极大副作用,其能致使患者出现肾衰竭,并且可导致癌症发生。科学家认为,在全球部分地区广泛出现同肾病相关的病例,其罪魁祸首可能就是马兜铃。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BrookUniversity)的药物学家亚瑟-格罗尔曼(ArthurGrollman)表示:“马兜铃这种植物含毒性和致癌物,可造成人体肾衰竭,并且引发癌症。”据悉,马兜铃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酸、木蓝花碱和马兜铃酮。马兜铃酸在人体中有蓄积作用,中毒后可麻痹呼吸中枢,抑制中枢神经。木蓝花碱可阻断神经节,降低血压,用量过大时会损害肾脏,导致中毒性肾病。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有毒物学家发现马兜铃属植物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在当时,这项发现未能在医学界引起足够重视。 不过,到了1969年的时候,一位克罗地亚研究人员首次提出,马兜铃属毒素有可能是致使多瑙河流域部分村庄出现非常规肾衰竭及泌尿系统癌症的重要因素。这种疾病统一被称为巴尔干半岛肾病,其是一种间质性肾炎,发展缓慢,但能导致肾功能减退,男女发病数相似,具有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在内的明显的区域性,甚至村落之间也有界限,其发病原因一直不清楚。但这位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区域性疾病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环境因素。 1991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家减肥诊所出现了数十位妇女同时患上肾衰竭这种可怕疾病的情况,而当时的研究发现,马兜铃仍是罪魁祸首。同时,全球各地的相关病例研究亦陆续指出,诸如此类的肾脏疾病主要与运用了含有马兜铃酸药物有关。这些含马兜铃酸的药材长期服用,可导致肾脏中毒、破坏肾功能、肾衰竭及尿道癌,甚至死亡。 同时,格罗尔曼还认为,马兜铃也有可能是部分地区肾病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例如在中国台湾地区,马兜铃一直被当做中草药,广泛用于传统医学,而台湾地区的肾病发病率也高的惊人。2006年,一份发表在《柳叶刀》(Thelancet)杂志上的调查显示,台湾有近12%的民众都患有慢性肾病,而来自台湾健康服务部门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肾病患者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有在医生处开设过含马兜铃属植物的药材。随后针对台湾肾病患者的DNA研究也显示,他们的p53基因同样发生了变异,这种情况同巴尔干半岛肾病完全一样。 1994年,法国率先禁售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接下来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奥地利、西班牙、美国、埃及等多国亦陆续对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发出禁令。 不过,格罗尔曼表示:“颁布禁令并不能完全确保安全,因为马兜铃酸引发的癌症,其潜伏期可能长达几十年。不过,如果尽早发现,进行早期治疗的话,对患者而言还是非常有利的。总的来看,禁止把马兜铃属植物当做药物成分,对于公共健康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时,格罗尔曼还指出,马兜铃属植物致毒事件为整个医学界敲响了一次警钟,传统医学有其可用之处,但同样也有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对此,科学家及制药方要引以为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