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字区 - 内科 - 肾病科 - 肾衰竭 - 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的灌肠液多以大黄为主药,各家根据自己的经验,配合使用的药物也各异。大黄具有清热解毒、泻下的作用,有助于清除肠内的毒素。 在操作时,还应该注意灌肠液不能过凉或过热,温度应与体温接近,在37℃~38C左右最适宜,以免造成病人因冷、热刺激而剧烈腹痛,影响灌肠效果。每次灌肠液的用量应控制在150~200毫升。灌肠时要将灌肠管插入肛门15~20厘米,动作要轻柔,以防止划破肠黏膜。灌肠后患者应侧卧,将灌肠液保留1~2小时后排出。高位保留灌肠应为每日1~2次,患者的排便次数控制在每日3~4次为宜。 关于灌肠的信息![]() 肛瘘灌肠在插管以前,要排尽肛管内空气,防止空气灌入肠道。插管的时候,应该顺应肠道的解剖特点,切勿用力过猛。对于有颅脑、心脏病的患者,以及老年、小儿、孕妇灌肠时,压力要低,速度要慢。经口灌肠,口服泻药后要大量喝温开水,以帮助泻药排泄。经肛灌肠注意事项就是摆好体位,灌完后应尽量在床上平卧,防止走动过多,药液过早排出。 ![]() 由于手术操作需要,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局部麻醉,为防止麻药使括约肌松弛,导致患者排便失禁而妨碍手术,因此要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灌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