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字区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肺心病 - 检查
肺心病该怎样检查准确
肺心病是一种生活中比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发生于中老年,肺心病是近几年来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因此,生活中大家要小心预防,那么,肺心病该如何检查准确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可有肺动脉高压征,如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皆为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个别病人心力衰竭控制后可见心脏外影有所缩小。 二、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及肺型P波。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在V1、V2、甚至延至V3,可出现酷似阵旧性心肌梗塞图形的QS波,应注意鉴别。 主要表现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的图形。随右心室肥大的程度加重,QRS方位由正常的左下前或后逐渐演变为向右、再向下、最后转向右前,但终末部仍在右后。QRS环自逆钟向运行或“8”字形发展至重度时之顺钟向运行。P环多狭窄,左侧与前额面P环振幅增大,最大向量向前下、左或右。一般说来,右心房肥大越明显,则P环向量越向右。 四、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过测定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右肺动脉内径或肺动脉干及右心房增大等指标,以诊断肺心病。 国内的研究证明肺心病时肺阻抗血流图的波幅及其微分波值多降低,Q-B(相当于右室射血前期)时间延长,B-Y(相当右室射血期)时间缩短,Q-B/B-Y比值增大,对诊断肺心病有参考意义,并对预测肺动脉压及运动后预测隐性肺动脉高压有明显的相关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于肺动脉的信息症状包括原发病的症状及肺动脉高压引起的症状,肺动脉高压本身症状是非特异的,轻度肺动脉高压可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有以下表现: 对于得了了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来说,他们是不幸的,除了每天要承受身心上的双重折磨,治疗的费用,也使得他们头疼不已,甚至,有些患者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费用一无所知,接下来,和大家简单的介绍下,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七成多患者是年轻人。肺动脉高压分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的内皮疾病,相当于内皮细胞恶变后快速在肺动脉血管腔中生长并长满,所有静脉血因此都被肺动脉挡在一侧。如果没有正确治疗,患者很快会死于难以纠正的右心衰竭那肺动脉高压注意事项有什么? 肺动脉高血压就是肺脏里的血压升高的一种病症。任何使通过肺脏的血流受阻的疾病,都可引起本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炎及气肿等疾病,是常见的致病原因。长时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特别容易患肺动脉高血压,女性发病率较高。本病的结果都是使动脉变厚,阻碍血液流动。那么,肺动脉高压病人平时怎么饮食呢? 肺动脉高压属于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当然具备呼吸系统疾病的特色,比如说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这就提醒了我们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但是我们在护理肺动脉高压这种疾病的患者的时候还应该知道这种疾病的一般护理和专科护理都有什么: 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能力,尽管目前还没有关于运动和肺动脉高压的相关研究,却有许多关于运动和左心疾病的研究。虽然肺动脉高压患者容易出现右心的问题,但或许可以从低阻力训练和有氧运动的左心研究中得到许多经验。在一项对猪的研究中发现长期运动与肺小动脉血管壁变薄有关,这种改变对患者显然是有益的。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是指原因不明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力升高,导致评价肺动脉压力在静息状态下≥25mmHg,排除所有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继发性因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原指病因未明的肺动脉高压,目前已发现骨形成蛋白II受体基因突变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病因。 肺动脉高压患者最常见的症状,除了呼吸困难、疲乏、气短等,还会出现头晕甚至晕厥。尤其是当肺动脉高压患者在爬楼梯或站立时,都容易发生晕厥现象。所以,如何避免和预防肺动脉高压患者出现晕厥,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什么情况容易出现晕厥,我们又该应采取哪些相应措施避免其晕厥的发生呢? 肺动脉高压饮食肺动脉高压,会导致肺水肿,压迫肺,使肺换气不足,导致全身缺氧(包括心脏和脑),体表紫绀,严重时心脏和脑缺氧,损害更是极大的。关于饮食辅助的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以控制血液流速,保持血液中氧含量。食疗食补以下食物对舒张血管有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做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疾病,肺动脉高压是青年让人长患有的疾病,该病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夺去患者的性命,那么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要如何治疗呢? 由于肺动脉高压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故肺动脉高压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在得病的时候最好不要怀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