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字区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克罗恩病 - 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克罗恩的一种手段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主要对轻至中度结肠炎和回肠结肠炎患者有益,但是对回肠炎患者也有一定疗效。该疗法还能保持缓解,尽管尚未证实其对术后的复发具有预防作用。 美沙拉敏(5-氨基水杨酸)是柳氮磺胺吡啶的活性部分,有几种口服控释剂型,可以在小肠和结肠各段释出。对不能耐受柳氮磺胺吡啶的患者尤其有用。美沙拉敏剂量达到4g/d,可以有效地诱导缓解并保持之,而且对抑制术后的复发大有希望。 虽然对某些患者少至5~10mg/d剂量仍可能有助于控制症状,但是长期疗法往往弊大于利。 新的表面活性皮质类固醇——布地奈德(budesonide),能口服或作为灌肠剂使用。其全身性生物利用度低,因此能降低对肾上腺的抑制。口服控释型布地奈德能诱导缓解,而且其副反应较强的松少;但与传统的皮质类固醇相比并不同样有效,而且超过6个月后在预防复发方面并不比安慰剂好。 免疫调节药物,特别是抗代谢药(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的长期治疗是有效的。口服硫唑嘌呤(每日2.0~3.5mg/kg)或6-巯基嘌呤(每日1.5~2.5mg/kg)能明显改善患者全身临床症状,降低皮质类固醇的需要量,使瘘管愈合,缓解持续多年。然而,这些药物往往需用3~6个月后才开始产生临床效果,并且应仔细观察过敏反应,胰腺炎以及白细胞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一些伴有肠梗阻或瘘管的患者,至少在短期内可依靠要素饮食或强化营养而使病情得到改善,有些患儿的生长速度可加快。由此可见,这些措施可作为手术前或辅助疗法,甚至作为主要疗法也有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