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字区 - 内科 - 肾病科 - 肾功能不全 - 概况
肌酐达到多少就需要透析了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血肌酐值高出正常值多提示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映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肾衰竭患者要注意,血肌酐含量并不是决定透析的唯一标准,还要根据全身状况,尤其是心力衰竭程度、有无并发症以及钙磷代谢情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如果患者存在有严重酸中毒或者伴随有高钾血症,即便是血肌酐含量没有明显升高,也需要急诊透析。另外,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心衰气短病症时,往往也需提前接受透析治疗。 关于肌酐的信息![]() 肌酐偏低在一般情况下来说,都不需要特意治疗,因为这种症状一般是过度劳累、身体虚弱引起的。所以患者只需要注重休息,提高身体体质,即可有效缓解,肾脏疾病也会引起肌酐偏低,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来改善这种症状。 ![]() 怀疑有肾病或者泌尿系统疾病时,往往会进行尿常规检查,通过对患者尿液的颜色、尿液的透明度、尿液的酸碱度、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等数值的研究分析,可以了解患者身体健康情况,那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有什么意义? ![]() 概述关键词:尿肌酐缩写:UCr指标含义: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除体外,肾小管基本不吸收且排出很少,是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 ![]() 肌酐偏高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患有这类疾病的人群也是非常的多,一般来说肌酐偏高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不注意,过度劳累,房事过多,以及一些高血压等患者,对于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身体大量出汗劳累,就会逐渐的造成身体出现肌酐偏高的现象,日常需要注意。 ![]() 按照肌酐水平可以把CKD分为5期,当血肌酐水平小于133时,是CKD1期;当血肌酐水平处在130~177之间时,是CKD2期;当血肌酐水平处在177~443之间时,是CKD3期;当血肌酐水平在443~707之间时,是CKD4期;当血肌酐水平在707以上时,是CKD5期。 ![]() 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是用于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有无损害及其程度的参考数值。 ![]() 肌酐是体内肌肉代谢的产物,大约每20g肌肉代谢就可以产生1mg的肌酐。比如特别瘦的人、老人年,这些人的基础代谢低,很有可有会出现肌酐低的现象。那么肌酐偏低是什么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 内生肌酐清除率,即单位时间内肾脏将若干毫升血中的内生肌酐清除的情况,可以用来判断肾功能的损害程度,是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 肌酐低表明血液中肌酐水平低,引起肌酐低的原因很多,如贫血、肌肉萎缩、白血病和尿崩症等疾病。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尽快去专科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 一般来说,血肌酐指标可以反映肾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血肌酐水平越高,表明肾功能的损伤程度越严重;反过来,肾功能损伤越严重,血肌酐水平则会更加增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过程。 ![]() 血清肌酐主要由身体自身肌肉的分解产生,一小部分是由于饮食中肉的分解,低血清肌酐与较低体重,较低的肌肉质量和较低的蛋白质含量相关。通常不是由疾病引起的不用过于担心,可以添加高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和鸡蛋。 |
|||
|